News & Events

杜建英x西湖大学: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

杜建英x西湖大学: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

发布时间:2020-09-24    来源: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

分享至 

来源:钱江晚报


9月15日,娃哈哈学校创始人、西湖大学荣誉董事、创始捐赠人杜建英女士专程回到西湖大学云栖校区,与师生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交流。

971670569917_.pic.jpg

本次西湖大学“校董面对面”,杜建英女士以自己的创校经历,结合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理念,围绕"如何面向未来开展国际教育"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探讨。



未来世界,对人才提出怎样要


我们的下一代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未来?

杜建英女士以她最近阅读的一本书——美国思想家Daniel Pink的《A Whole New Mind(全新思维)》为例展开阐述。她说道,书中一幅插图让她印象深刻——人类起源之后历经农耕时代、工业革命,在走过了信息时代后,进入了高概念时代,一个需要左右脑并用的时代,未来的人才可能脖子上挂着听诊器,同时手里还拿着颜料盘和画笔。

未来医生的工作,如传统的诊断、处方、手术等等可能依靠大数据和机器人就能完成。所以今后的名医可能是那些能够做机器和大数据做不了的事情的医生,他们有着艺术家般的观察力、感知力,可以了解、观察、感受到机器无法感知的病患的微妙细节和需求并针对这样的需求开展专业研究。

未来的世界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新一代。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适应新时代? 杜女士提到,"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的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人们的需要,如果符合,是不是会被别人或机器替代?第二,要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成本是不是最低?最后,计算机会不会比我更快?"

那么,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素养?

博约致远”是娃哈哈学校的校训,杜女士将四个字拆解开,分析未来人才的素养——有丰富好奇心、想象力的博学者;具有共情力、沟通力,尊重包容的优秀合作者;具备责任意识、专注坚持,怀有远大理想的创造者。

"博"是知识层面的博学和社交层面的共情力

"博",是知识层面的博学,依靠知识学习积淀。怎样让孩子愿意学习?杜女士建议,第一是好奇心,好奇心是所有学习的源动力,是让孩子博学的内驱力。第二是想象力,许多科学发明的临门一脚往往靠得是科学家的想象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孩子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水平。

"博"还有一层意思是共情力,是联结社会、沟通合作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做成一件事或者说要避免一件事,都需要合作。现在越来越强调跨学科融合能力,因为很多时候不能单一靠某个学科来完成。善于沟通和表达,是非常可贵的人才素养。"

作为双语学校的创办者,杜女士也提到,英语水平将为孩子打开更大的世界之窗。对多元文化有更多认知、理解和包容,能提高人才的全球胜任力。


"约"是有约束、负责任和自觉

"约"是自我约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合作,前提就是相互尊重和理解。杜女士说到,"让孩子们从小就意识和感知到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文化包容的重要性,这对他们将来提升自己的全球胜任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素养是自觉和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味着要不断学习新东西,基础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点,而是让孩子懂得为什么学和如何学,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致"是专注和坚持

"致"是专注和坚持,所有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创新者有坚定意志。"现在的孩子生活比较舒适,很少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容易被学习或工作中碰到困难和挑战打败,严重的甚至用放弃自己的生命来表达不满和抗议。培养孩子有战胜困难、达成目标的决心和意志是至关重要的。"

"远"是有远大的理想和持续的追求

"远"指的是有远大理想,一切伟大的创造力都源自于内心的那份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正如饶毅校长在一个视频里说到,让他能坚持克服研究科学路上的困难的,是对科学的热爱,是因为他愿意,他一点都不觉得苦。所以教育的力量在于点亮孩子们的人生,这份亮光就是孩子们的远大理想和持续追求理想的那份热爱。"


以学生为中心,因应未来的国际化教育



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如何因应未来的人才教育?

杜女士从多年的教育经验出发,总结道,学校在教学上要改变教师"大包大揽"的模式,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娃哈哈学校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老师不是课堂主体,而是引导者,引发、保护、培养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尤其是艺术和运动,是娃哈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杜女士也感慨道,这并非易事,"很多老师确实是像辛勤的园丁,为小苗施肥、浇水、除草、搭棚子,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了老师他还会学习吗?老师很大的一个责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个源动力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兴趣驱动。我记得当初我请全国语文优秀教师来为我们国际学校编一套中文课本,他跟我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孩子不喜欢语文,那一定是语文老师的错,因为他上的语文课不好玩。所以在他编写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个课后环节叫'语文真好玩'。怎样把课上得好玩,引发孩子的兴趣,这才是老师们的着力点。"

因此,娃哈哈学校在办学中更多采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我们发现,当孩子的学习与真实世界发生联结,拉近他们与现实的关联度时,孩子的投入度完全不一样。比如'未来之城'是初中部的项目制学习课程,融合各学科,依靠想象、研究、设计,建设未来城市的设施,孩子们都非常投入;再比如小学部的孩子,会用编程来展示西湖三潭印月的诗意景象,孩子们在项目制学习中有特别多奇思妙想,学习兴致也变得非常高昂。关照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学习变得有幸福感,我相信这样的学习一定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树立一个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世界的愿望。"

作为家长,如何改变家庭教养方式来应对未来?

作为三个孩子的家长,杜建英女士也以家长的身份谈到如何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不妨让孩子过得简朴一点"

"我们经历过经济危机、新冠疫情,深知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大。把孩子照顾得太好,他们会对生活困苦失去承受力,也没有应对的本领。"杜女士说,"我们不能为孩子的将来打包票,我们也不能陪孩子一生,留给孩子最牢靠的财富,是善良的品质,教会他们刻苦耐劳,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活下去,这是孩子人生真正的依靠。

家长不必'神通广大',我们要信任孩子,不要剥夺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创造很多条件让他成功,把一切准备好,这会让孩子很没有价值感。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也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他们经历失败,能更好从中学习,智慧是在经历中积累。"

同时,杜女士也建议,"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家长要学会向孩子'示弱'。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坚强无比,生怕孩子担心,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失去责任感。但"示弱"不是向孩子投降,而是表达"我需要你",给他们孝顺的机会。


对话未来国际教育

杜建英女士还与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校长任建华,西湖大学校长助理、校务会成员Michael Reed,一同展开对话,探讨未来国际教育的应对改变。

许田:在耶鲁大学教书的25年,我一直认为,大学老师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回到国内会发现,老师带学生其实什么事都要管,这种“保姆式”的教学,会花费老师很大精力。这也是目前我比较困惑的问题,面对"baby式"的学生,学校教育应该怎样改进?

任建华:"什么事都要管"的初衷肯定是希望更好地培养学生,但有时也因为管的过多反而压缩了正常的发展空间,效果不一定好。我们的对策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尽量减轻师生负担。我们希望教育环境能够更加宽松一些,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教育需要相互交流借鉴的地方之一。

Michael Reed:我在接触中美高等教育时,体会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准备过程。中国学生习惯于求得正确答案,但对于寻求答案的过程,他们往往不会解释和记录。

校长的困境,在于如何为老师的教学环境提供支持,也包括如何在混乱中建立秩序。我们应当努力建立类似欧洲学校的体系,欧洲学校对老师培训到位后,会给予老师足够的信任,放手让老师进行教学。

另外,关于孩子的好奇心培养,美国中小学其实也存在相似现象。孩子天然充满好奇心,喜欢户外,喜欢社交,但随着年级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却被逐渐抑制,一直到大学,他们才重新发现自己的好奇心。是什么抑制了好奇,如何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许田:应试教育如果要有改进,从考试的角度应该怎么考?

任建华:国际课程的考试,侧重考察基本知识点、概念、原理及其运用,也就是侧重“水平评价”,而高考不只限于“水平评价”,主要目的是筛选。这两种考试所设定的目的不一样。

以选拔为目的高考一旦变成了“指挥棒”,会很不幸地成为教学的导向。这种导向一旦向下延伸就会影响初中和小学,会导致一系列的不合理现象出现,如刷题,追求短时效率的记忆,忽略与考试无关的学科,一俊遮百丑的成绩观等。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而不是短期的升学指标,中小学应该根据自己课程目标进行教学,不能简单地复制高考的方式和目的。今年高中课程改革,强调语文和人文素养提升,这是一个积极趋势。现在全社会在呼吁教学改课,培养创新人才,但如何培养,怎样评估学生的素养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和挑战。这也是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待我们共同努力。

杜建英:应试教育是结果导向,对过程不关注,这与国际教育是有很大差别。但对于国际化教育,国内其实还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期望能集聚中外专家一起来研究、制定国际化教育的评价体系。

981670569932_.pi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