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已不辞千山远”
2011年浙师大毕业,为了心中的教师梦,王璇选择离家千里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尽管语言学艰深晦涩,异乡人地生疏,她依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荣誉毕业并顺利留校。
博文约礼的大学给这个年轻的女孩提供了国际教育新视野,在看到教育的无限可能后,她迫不及待寻找一片沃土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2014年,26岁的王璇遇到了尚处新生的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参加完WBS的招聘试讲后,她被创办人杜建英女士的理念吸引,远赴杭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她欣喜于学校的理念与她想法的契合以及她对未来教学生涯的憧憬。
同年9月,王璇来到杭州,成为WBS创校团队的一员。
如今,有人说她是“初中一姐”,王璇觉得,这个一,是迎接娃哈哈第一批学生的“一”;是首位设计与实践初中部语文拓展课程的“一”;是从惠民路第一次走到姚江路的“一”……这些独一无二的瞬间被时光冲洗得熠熠发光,时时引她回望。
2017年,是她忙碌且幸福的一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有幸跟随张化万老师和吴丹青老师的专家团队进行杭州娃哈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初中语文课程的建设,最忙碌时,需要同时推进三个年级新教材的试教和反馈。
那一年,常与她作伴的,除了凌晨一两点的月色,还有心中的光。“坐窗观晓黎,红尘如客偶停息,颔首相识过”,她喜欢学生们参与语文项目学习时翻译的《飞鸟集》,满怀期待迎接每一个崭新的黎明。
同年,初中部呈现了首部年度大戏《赵氏孤儿》。作为学校中国文化课程的重要实践,她和搭档陪着孩子们一起从原著研读到设计场刊、从海报宣传、道具制作再到剧场表演。
“可是天地苍茫,我又该去向何方?”她引用台词在朋友圈宣传该剧。初中的语文课程引导孩子们通过中西方的文学触摸其厚重的文化,对比中西方的悲剧,他们都在讲述醒来无处可走的宿命与悲凉,无论是俄狄浦斯还是赵氏孤儿。但是幸运的是,做出《赵氏孤儿》这部剧的人找到了她的方向。
“来已不辞千山远,前途岂问九回肠”,就像她常常说的,坚定内心的选择,并付诸满腔的热情,每一步都是通往梦想的路。
2“此心安处即归处”
2024年9月,王璇被评为“上城区特级教师”,此时距离她加入WBS已经过去整整十年。
十年当然足够长,足够一个满怀教育理想的年轻教师成长为开拓创新的教坛新秀。浙江省吴丹青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优秀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优质课获得者,上城区一等奖科研课题主持者……安安静静做创新好教育,她愿做一个永远向上发展的教育人。
十年其实也非常短,她的探索远远不够。仍清晰得记得初入上城的情景,她遇到了吴丹青老师和叶晓峰老师两位师父,在国际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之路上,两位老师总是鼓励她大胆创新。因而,她有幸站在2019年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名师展示活动的现场,带领孩子们对比中外神话,探究文化异同;她有幸在浙江省吴丹青名师网络工作室的直播间,和广大的一线教师探讨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融合。
得益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理解,王璇老师一直致力于国际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她希望语文给孩子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一种审美。于是她推行中外对比、中英互译等教学策略,开展项目化学习、辩论口语专题学习。
思维的疆域无限,文化的视角多元,所以,语文的课堂也应该开阔而辽远。多年以后,当她的学生们已经忘记那些繁难的知识点,但他们一定还记得程婴救孤的决绝,记得自己亲手绘制的《世说新语》英文漫画,记得凤凰古城的那一缕清风。
王璇的学生曾经送她一幅字,字上题有“心安即是归处”。她把这句话当做她的签名。什么是心安之处?大概是某一刻微信铃响,她的学生说“老王,我回国了,去看你呀。”
3“坐下来思考,站起来发光”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人们都在思考未来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还能为我们的学生做些什么呢?
王璇给出的答案是思辨。教育的目标正在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中,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被视作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的五大素养之一。
因此,作为中学语文组的组长,王璇带领着语文组老师们将口语表达、审辩式写作融于课程,引导学生用客观、多元的视角去思考生命、科技、文化等命题,放眼世界,关心他者。
2019年,和金梦老师的一同努力下,雁鸣辩论社成立,学校思辨课程拓展开启。有幸得到杭州娃哈哈三捷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认可和助力,从此,孩子们对思辨的热情有了安放之所。
截至目前,雁鸣社成员已参与20余次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比赛,获得各级辩论赛冠军奖杯2座,亚军奖杯9座,季军奖杯7座,殿军奖杯8座,以及最佳人气奖,团队单场最高分奖等多项殊荣。
但是对王璇而言,辩论社的荣誉从来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思辨抵达了哪里。我们有没有变成更愿意聆听的人?我们有没有更了解一点这个世界?我们有没有思考着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她积极在课堂上推广协作式辩论,让辩论不再流于竞技而更多变成真实问题的探讨,让思辨课程在整个学部的课程中落地发芽。例如,她常常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夸父逐日是不是自不量力?要不要踏上一场注定无法回头的伟大冒险?鼓励学生自主表达观点。通过协作式辩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多角度、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全面分析进行论证,并通过清晰有力的发言和提问,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她说,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坐下来思考,站起来发光。于是她想把更多有趣、有深度的课程带给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他们。
4“拾光而来,逐梦而行”
时光匆匆,初心未改。对于王璇而言,每一年都有新的挑战,但因为热爱与坚持,每一年也有新的收获。 如今,她已成长为初中部的助理校长,从毅然决然告别大学的工作,投入双语学校一线的中学教育,她对教育的热爱,对中学课堂的眷恋,始终是推动她不断向前的动力。
她愿坚守在娃哈哈学校,做好孩子们温暖的陪伴者,继续做一个追梦的教育者。
十年究竟有多长?她将在她的下一个十年中继续寻找答案。
Jan 17 ,2025
Jan 02 ,2025
Dec 09 ,2024
Dec 09 ,2024
Dec 09 ,2024
Dec 09 ,2024
Dec 09 ,2024
Nov 04 ,2024